<sub id="xt3p5"><listing id="xt3p5"><thead id="xt3p5"></thead></listing></sub>

    <track id="xt3p5"><big id="xt3p5"><em id="xt3p5"></em></big></track>

    <menuitem id="xt3p5"><dfn id="xt3p5"></dfn></menuitem>
      <track id="xt3p5"></track>
      <pre id="xt3p5"></pre>

          <form id="xt3p5"></form>

          互聯網時代的新科普,讓科學變得更有趣

            今年的5月30日是首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果殼網作為優秀的科技工作者群像代表被央視第十頻道報道,登上6月2日播出的《創見未來——2017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特別節目》。果殼網創始人姬十三(嵇曉華)和總編徐來等人接受了節目組的采訪。

            果殼網作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泛科技興趣社區,一直致力于用創新的方式做科普,通過互聯網的傳播方式讓科學流行起來。為了能夠將中國和世界最前沿的科技動態傳播給更多的人,果殼網一方面要對最新的科學技術成果不斷追蹤,另一方面則需要發揮創意用最通俗、最有趣的方式展現給大眾。比如,“引力波”這類專業性非常強的科學概念,果殼網團隊想到了利用電影泰坦尼克號的片段作比喻,結尾增加抒情部分這樣的創意,文章發布不到24小時,閱讀數量就達到了200萬。

            另外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月球車玉兔”的微博帳號的開通與運營。2013年末,作為嫦娥三號的一部分,月球車“玉兔號”抵達月球,進行長期月面巡視探測。與此同時,果殼網開通了微博賬號“@月球車玉兔”并開始工作?!按蠹液?,我是月面巡視探測器玉兔,希望這次能完成任務?!边@是玉兔君的第一條微博。隨著一條條角色扮演型的微博不斷更新,這只“兔子”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者。從開始的幾萬人,到2016年7月底賬號終結,粉絲數達到了61萬。嫦娥三號探測器成功登月,實現了中國人的多年的登月夢想。長久以來,對于航空領域的報道大部分通過傳統媒體,報道的形式也比較單一,而果殼網基于互聯網的科普傳播方式和載體,充分發揮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及時、快速、便捷的傳播優勢,同時融入人格化這種通俗易懂的表達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到這項航空領域的科學知識。

            果殼網不僅通過網絡傳播渠道對大眾進行科學普及,同時也定期組織各式各樣的線下活動論壇。例如,在首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期間,果殼網在中關村朝陽園舉辦線下活動“萬有青年燴”,邀請了包括質量認證專家、VR游戲開發者和資深3D打印工程師在內的6位不同前沿科技領域的嘉賓,每人用7分鐘的演講來分享與科技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同時活動還設計了市集體驗區讓民眾能夠近距離體驗科技產品。這一舉動,讓更多人有機會親身體驗和接受新鮮科學知識,更全面地滿足大眾需求。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沖刺階段,對科普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新形勢、新要求,需要進一步在全社會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大幅度提升公民科技意識和科學素質??茖W素養關系著一個人的生活和發展,科學普及更關系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果殼網創始人姬十三也表示果殼網致力于打造這樣一條科學知識與普及之間的紐帶,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科學,愛上科學。

          亚洲Av日韩AV激情亚洲

            <sub id="xt3p5"><listing id="xt3p5"><thead id="xt3p5"></thead></listing></sub>

            <track id="xt3p5"><big id="xt3p5"><em id="xt3p5"></em></big></track>

            <menuitem id="xt3p5"><dfn id="xt3p5"></dfn></menuitem>
              <track id="xt3p5"></track>
              <pre id="xt3p5"></pre>

                  <form id="xt3p5"></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