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互聯網小鎮” 力促“三農”發展
互聯網小鎮產品經理對村民進行產品培訓
真武宮村e站工作室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協調推進農業現代化與新型城鎮化,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培育宜居宜業特色村鎮、發展優勢特色產業、鄉村休閑旅游產業、農村電商等舉措為抓手,加快農業農村發展。
作為大型國企,重慶移動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發揮自身在基礎信息設施、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前沿信息技術上的優勢,攜手地方黨政傾力打造“互聯網小鎮”。今年上半年,重慶移動先后與九龍坡區西彭鎮、豐都縣三元鎮等11個鎮達成協議,共同打造“互聯網小鎮”,為我市“三農”發展勾勒出一幅幅值得期待的智能化生活圖景。
將信息化建設進一步融入農村生活
走進九龍坡區西彭鎮真武宮村,展現在眼前的是一片瓜果飄香、鳶飛魚躍的田園美景。近年來,西彭鎮以真武宮村為核心打造的“農業公園”,如今已經躋身市級“美麗鄉村”之列,成為全區重點打造的“以鮮果采摘為載體的休閑農業體驗示范區”。
真武宮村村委會有一間e站工作室。工作室展柜上,特色農產品琳瑯滿目,土雞鴨蛋、生態葡萄、野生香菇……各種特色農產品通過這里,走向千家萬戶。
e站工作室依托重慶移動傾力打造的“田園生活匯”APP運行,游客可以便捷地利用“田園生活匯”,選購來自真武宮村的特色農產品,或預訂到真武宮村旅游的食宿。
能通過“e站”獲得實惠和便捷的不僅只有游客。e站工作室中,安置了一張名為“政務易”的互動屏,這一平臺與村民手機相連,村干部可以通過該平臺,及時向黨員和村民發布惠民政策和農業信息。
在真武宮村,農業信息化建設正在進一步融入當地干部群眾的工作生活。前期穩步推進的農業信息化建設,為重慶移動和西彭鎮聯手打造“互聯網小鎮”打下了堅實基礎。今年6月,重慶移動和西彭鎮正式簽約,以真武宮村為核心打造“互聯網小鎮”。
“互聯網小鎮”是重慶移動面向農村基層政府,通過移動通信、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搭建的互聯網服務平臺,面向農業生產流通主體提供“互聯網+產業”服務、面向居民提供“互聯網+惠民”服務,以“助力鄉鎮產業發展、便捷居民日常生活”為目標。
西彭鎮只是重慶移動攜手地方政府打造的“互聯網小鎮”之一。今年上半年,重慶移動已先后與九龍坡區西彭鎮、豐都縣三元鎮等11個鎮開展“互聯網小鎮”建設,助力地方政令暢通、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穩定。
緊扣“互聯網+”勾勒智慧生活圖景
以打造“互聯網小鎮”為平臺,重慶移動為我市“三農”發展勾勒出一幅值得期待的智能化生活圖景。
以西彭鎮為例。重慶移動將加強對該鎮的基礎網絡投入建設,保障全鎮4G無線移動網絡覆蓋、行政村光纖入戶、農村平均接入帶寬能力,為政府、涉農企業、工業園區、行政村、便民服務中心等提供有線上網線路、專線、座機及移動終端等基礎信息化服務。
雙方將在“互聯網+政務”、“互聯網+民生”、“互聯網+旅游”、“互聯網+電商”、“互聯網+就業”、“互聯網+平安”、“互聯網+金融”七大方面攜手共進。
“互聯網+政務”上,重慶移動將提供信息發布、會議電話、電子公文流轉等政務辦公平臺,降低政府辦公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同時,搭建“互聯網+民生”公共服務平臺,通過“H5+短彩信”等方式,提供醫保、社保、水電氣話費、天氣信息查詢服務,政策、上網培訓、消費指引等咨詢服務。組建“6995”平安互助網絡,發起應急互幫、生產互助、防火、防災、防竊、防盜等語音請求,實現“有難大家幫”。
重慶移動將以整合鄉村旅游景點、農家樂等旅游度假信息為切入點,為西彭居民、農業企業以及游客提供信息宣傳、旅游策劃、住宿訂購等服務。
圍繞種養殖產業特色,打造特色農產品,建立農村電商服務平臺(特產館)。促進商品銷售,打造“特產地圖”,實現購銷對接、價格監測,形成訂單式農業。
在“互聯網+就業”上,重慶移動將加快互聯網就業平臺的建設,調動政府、企業資源,為農村富余勞動力提供就業信息對接和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
此外,重慶移動還將在真武宮村建設視頻監控系統,可對全村重要區域進行全天候、全方位監控,完善區域安全管理。
謝恒
圖片由重慶移動提供
鏈接》》
“互聯網小鎮” 居民的“一天”
3:22
雷雨交加,趕緊撥打“6995”,提醒村干部和鄉鄰準備防災防澇。
8:30
用手機查看天氣情況,得知今天降溫,準備添加衣物。
9:15
查看新聞資訊,了解本鎮新鮮事,發現鄰村有村民養天鵝致了富。
13:27
準備利用農閑打零工賺錢,先用手機找找有沒有合適的崗位。
14:13
準備去鎮醫院體檢,先通過“互聯網小鎮”APP查醫保余額。
17:49
想給自家搭建兩個蔬菜大棚,通過“金融服務”聯系銀行貸款員。
18:22
使用“互聯網小鎮”APP,成功繳納水電氣費。
20:40
通過咪咕娛樂閱讀流行小說,準備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