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微信小程序之后,殺回來的百度要如何超車呢?
騰訊的廣州研究室和張小龍可能做夢也沒有想到,去年小程序推出之后如此多的廠商都要爭相進入這塊市場。華為、OPPO和vivo等九大廠商聯合推出的快應用已經讓騰訊有所警惕,而就在本周,百度也悄然上線了類小程序產品。

百度的第一小程序上線了,是優信二手車(圖片來自于谷歌)
據了解,首個進行測試的百度小程序是“優信二手車”。用戶在百度App內通過掃碼或進入常用服務就可以打開使用。同時,百度的小程序在安卓手機上也可以實現添加至桌面。目前,只有同時擁有百度賬號及邀請碼的用戶才可進入測試中的百度小程序。
其實,相比騰訊,百度反倒算得上是這類輕量程序的先行者。2013年的時候,百度就率先提出了“即搜即得”的概念,并這種程序命名為“輕應用”。在當時的百度看來,應用商店中許多軟件不能被準確高效的進行分發,而app排行榜也讓一些小程序沒有出頭之日。輕應用的出現恰好可以極大的彌補這些短板。
百度對于輕應用的推廣思路非常簡單,在“即搜即用”這一概念的引導下,采用智能分發的方式,并幫助沉淀用戶并進行信息和服務推送。事實上從百度的計劃來看,“輕應用”與小程序非常相似,都是依托于強大的流量入口推出的無需下載的產品。這些產品都可以幫助個人開發者獲得更高的曝光量,同時用戶也可以更精準的獲得他們想要的服務。

百度的輕應用,只能說生錯了時候(圖片來自于谷歌)
那么,百度的輕應用為什么會失敗呢?道理很簡單,那就是和自家的部分業務出現了對沖。當時,百度手中掌握有業界領先的手機應用分發平臺91手機助手,但與身后的競爭對手差距不大。事后看來,百度自然無法做到兩種分發方式兼顧。同時,html5和4G技術都還沒有成為主流,這對輕應用的發展也是一個極大的制約。最終,百度選擇了保住91手機助手,輕應用不得不接受失敗的命運。
相比起現在的百度,微信的優勢無疑就是他們的入口優勢。今年3月份的時候,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躍賬戶數量超過10億。這樣的用戶基數對于騰訊來說有足夠的底氣推廣他們的新業務。截至去年年底,全國手機搜索引擎用戶數量為6.24億。盡管百度占據了幾乎碾壓性的搜索引擎市場份額,但百度搜索移動端的用戶數量和微信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也就是說,百度如果想要開展自己的小程序業務,在用戶數量方面就矮了騰訊一頭。
有些人會問,百度小程序是不是很難對微信小程序彎道超車了呢?事情也并非那么的悲觀。截至今年一月份,開發者已經推出58萬個小程序,日活躍賬戶超過1.7億個。百度想要追趕這樣的成績并非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只需要做到以下四點即可。
微信小程序占了先手,后來者壓力很大(圖片來自于谷歌)
一是要積極的吸引開發者進入。作為一個小程序平臺,開發者是其最主要的根基。如果無法吸引更多的開發者進入,用戶是無法從平臺上獲得自己想要的服務,而百度也自然無法從中獲得更多的利潤。因此,如何通過優厚的條件來吸引開發者進入成為了百度推廣小程序最重要的一步。
二是提供更加友好的開發環境。目前小程序開發提供的API往往只是簡單的網絡請求、文件存取、媒體播放、信息獲取等比較淺層的內容。HTML和JS代碼中還有許多可以拓展的功能沒有被騰訊所挖掘。如果百度能夠借助后發的機會提供更友好的開發環境以及更多的功能接口,那么無疑將會成為其超越微信小程序的重要原因。
三是為小程序提供推送功能。眾所周知,大部分的App都存在Push功能,而這一功能在微信小程序上是不存在。這對于一些電商類的小程序來說尤其重要。用戶在購買相關商品之后,如果沒有推送提醒,在用戶體驗方面無疑是一個極大的缺失。因此,百度小程序可以在這一方面做些文章。

對于李彥宏來說,應該不會犯第二次錯誤(圖片來自于谷歌)
四是為開發者提供更多推廣機會。微信小程序沒有分享到朋友圈的選項,只有直接分享給好友或者群聊,這無疑限制了小程序的推廣。百度小程序在這方面相比微信并沒有更多的優勢,但人工智能是百度可以利用的重要工具。小程序與智能音箱相結合,這就可以幫助你的智能設備延伸出無限的可能,同時對于百度小程序也是一個不錯的推廣機會。
百度重新殺回輕量級應用市場,自然是看到了騰訊在小程序身上獲得了不錯的收益。吸取騰訊目前的弊端以及之前輕應用獲得的教訓,對于后發的百度來說無疑是一件寶貴的財富。那么最終百度能否實現彎道超車,還是要看這只“天鵝”(內部代號)能飛多遠了。